疫情延續,對很多已經留家避疫的人來說著實不好受,無奈為求盡快戰勝疫症,我們除了要加強衛生清潔,勤洗手,出外戴口罩,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狀況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社交距離,或索性減少社交聚會。對於愛品酒交流的朋友們來說,減少社交的挑戰性非常大,市民除了高度警覺,盡量小心之外,如非必要,減少出外聚餐,希望可有效幫忙切斷感染鏈。其實在家開喝,都可以充滿趣味,例如近來無論是本港還是外國,都有人發起以視像會議形式同步品酒,或是邊看酒戲邊品嚐也行。
 
以葡萄酒為主題的電影,比比皆是,有紀錄片、敘事片、劇情片甚至是小品的都有。對於愛鑽研改進品酒能力的朋友,或是對侍酒師(Sommelier)這行業充滿好奇心的,就不能錯過SOMM系列電影。SOMM是一連三齣以侍酒師為主題的電影系列,第一套於2013年公映的SOMM,內容紀錄幾位準備考取被譽為全球最難拿下的侍酒大師(Master Sommelier)頭銜的學員,描述他們如何向其他侍酒大師們取經,期間更要犧牲大量私人生活和時間,當中面對困難重重的壓力,非外人能明白。戲中拍到學員在備試期間,充滿複雜的心路歷程,直到考試一刻和最後放榜結果出爐,全戲節奏緊湊,讓觀眾的血壓同時飆升。第二集SOMM: Into the Bottle是2015年推出的,看似續集但這戲卻把焦點放在十款酒上面,並深入探討這些酒當中的故事,讓人了解侍酒師們和愛酒人為何對酒如此著迷。2018年,這系列的第三套SOMM 3 公映,以1976年著名的巴黎品酒會故事為軸心,相隔多年,有酒業人士在紐約再次舉行類似的品酒活動,當中找來在行業中舉足輕重的侍酒師和酒評人進行品酒,過程專業,讓行內外的觀眾獲益良多。
 
其實有關1976年的巴黎品酒會事跡,早在2008年已經被拍成劇情電影推出,那就是Bottle Shock,由偉大的已故英國演員Alan Rickman扮演品酒會發起人Steven Spurrier,讓大家了解是次品酒會怎樣進行,國際酒界又是如何因此而發掘出美國出產優質葡萄酒的潛力。這段歷史是以真人真事改編,假如你尚未觀看,我極力推薦。
 
品酒時可以看著酒莊風景,其實也特別感到心曠神怡,有關酒莊繼承問題的Back to Burgundy(2017)和A Good Year(2006),及講述愛酒人對品酒和生命有偏執的Sideways(2004),都有大量酒莊片段,讓人輕易感受到酒莊田園間的氣息。若然閣下對葡萄種植及酒廠實際釀酒過程較有興趣,或尤其鍾愛聽莊主及農夫等的分享,A Year in Burgundy (2013)、A Year in Champagne (2014)和A Year in Port (2016)都很值得觀賞。
 
可以邊看邊學習的,不只是葡萄種植或釀酒故事,用心探討近年極受矚目的Rudy Kurniawan葡萄酒詐騙案紀錄片Sour Grapes(2016),就深入淺出講述詐騙案主角,如何利用其令人嘖嘖稱奇的品酒技巧及其三寸不爛之舌讓人相信他,最後有多人被他哄騙大額金錢,頗有警世作用。
 
要留意的是,有一齣去年推出的喜劇電影Wine Country,以描述幾位已屆中年的姊妹淘齊齊到酒莊渡假,原意大家想去玩樂盡興,期間發生一些主角們意想不到的事。雖然電影名字和故事以「酒區」作旗號,戲中亦有不少莊園和酒廠片段,可惜劇情鬆散,整個故事可以說是刻意堆砌,當中更有頗為沉悶的情節,不看絕對不是損失。
 
文、圖:梁淑意 Rebecca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