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多一點溫暖 – Mulled Wine
 
寒天喝熱飲,是不少人冬天喜歡做的事,不論是茶、湯還是酒,拿著溫暖的杯,只是看著蒸氣向上升的模樣,身心都儼然馬上回溫。亞洲人對於飲用熱茶熱湯固然習慣,只是飲用熱酒的文化不算普遍,但其實看看世界各地,早就有把酒溫熱飲用的歷史,除了是因為酒味或會更佳之外,對於需要過嚴峻冬天的地區人士,實在有溫暖身體的幫助。
 
近年熱葡萄酒Mulled Wine在不少國家流行,本港亦有餐廳酒吧提供。熱葡萄酒又稱熱香料酒,有人甚至稱之為熱紅酒,不過Mulled Wine不限於紅酒,白酒也可以,更有人會用烈酒代替,只是葡萄酒是主流,較正宗,那麼我在此便寫熱葡萄酒吧。Mulled Wine主要是把香料、水果和糖加入紅酒內,再煮熱。做法簡單,西方國家人士不但在餐廳享用,在家亦會自行炮製,趁聖誕寒冬圍爐飲用。
 
熱葡萄酒遠在二世紀時已經出現,據說是當時的古羅馬人為了禦寒,於是發明了把葡萄酒溫熱後飲用的文化。這股風氣隨著羅馬人攻陷歐洲之後,逐漸傳揚到羅馬帝國領土各處,更深深影響跟帝國貿易交流的地區,成為人們冬日飲食文化一部分。羅馬人為了酒味更佳,會在煲熱葡萄酒後加入蜜糖,然後再添各類香料,包括胡椒、月桂葉、藏紅花等,另外加入棗子。可以幻想到酒味頗甜是不是?有趣的是當時人們為著增長酒的保質期,會把燒得火紅的煤炭浸進酒液之中,所以可以想像酒味會有點怪異。
 
至中世紀時代,歐洲人開始常把香料加入熱酒中享用,認為有助保健,遠離疾病,最關鍵的就是這些香料及草本植物,能大大提升酒味甜味,就連難喝不已的酒也能入口。到1609年,北歐民間開始出現glögg一字,泛指被煮熱至出煙的葡萄酒,直至現代仍然是寒冬期間的受歡迎飲料。時至今日,坊間的熱葡萄酒有不同版本及名字,例如瑞典做法主要以紅酒,配以肉桂、小荳蔻、薑及丁香製成,有時更會有加入伏特加、拔蘭地等烈酒,提升酒精力度。法國阿爾薩斯(Alsace)的版本則會用當地白酒,包括雷司令(Riesling)或白皮諾(Pinot Blanc),風味自成一格。
 
最大路的熱葡萄酒做法輕鬆容易,需要的是葡萄酒、香料(常見的有肉桂、八角、定向及肉豆蔻碎)、水果(主流都用橙及檸檬)及糖(一般建議用紅糖)。挑選葡萄酒沒有一定的法則,紅、白、粉紅均可,不過最好是果味濃郁但丹寧量適中的為較佳選擇,老酒或木桶陳年過的紅酒被煮熱後飲用,口感會欠理想。
 
Mulled Wine煮法方面,一般建議是用慢火煲滾葡萄酒,然後加入其他材料,煮約五六分鐘,完成後隔渣飲用便有一杯熱辣辣的美味酒啦!
 
文:Rebecca Leung 梁淑意
圖片來源:https://www.bbc.co.uk/food/recipes/mulledwine_8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