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河谷 - 起伏的不只山巒,還有歷史
 
隆河谷(Rhone Valley),又被譯成羅納河谷,是一個風景非常優美的葡萄酒產區。這裡最主要的產酒是紅酒,另釀有非常少量的白酒及粉紅酒。雖然後兩者產量比例小,單質素優越,近年更因為產量少,國際市場較罕見,但價錢相宜,成為世界各地餐廳酒吧以致是零售商推崇的潮流酒品,其中的南北隆河白酒特別受香港女性飲家歡迎。近這兩年,我遇上不同酒齡的本港女性消費者,她們對葡萄酒的了解未必是極度深入的那一類,卻會經常搜購各地美酒,閒時與朋友舉杯暢飲。我跟這類女性酒客交流時,
不下一次聽到她們表示相當喜歡隆河白酒。大多數的意見主要是指北隆河白酒香氣迷人,南隆河白的平衡細緻則讓人印象深刻。
 
由於南北隆河地勢大不同,氣候、土壤和環境條件各有特色,兩區各村釀出的白酒風格均有鮮明個性。北隆河中的隱士山(Hermitage),充滿大量花崗岩石,種植有瑪珊(Marsanne)和胡珊(Roussanne)白葡萄,其中又以前者質素較突出,可釀出油潤感重且香氣豐富的性感白酒。此外,孔德里約(Condrieu)是百分百維歐尼(Viognier)的白酒,氣味芬芳馥郁,酒體飽滿,風格富饒睿智。
 
南隆河方面,由於白葡萄種類較多,各有所長,釀造出各式各樣的平衡活潑白酒,友善可人。
 
消費者因隆河的獨特酒香酒味而留意這個產區,絕對是好事,我自己以往都是基於這個純粹而愛上隆河。後來我發現,隆河的釀酒歷史悠久,文化引人入勝,更讓我對這個優質酒區神往。
 
遠在羅馬人時期前的古希臘時代,隆河早已有人栽種葡萄和釀酒。事實上,隆河及隆河谷之名字由來,典故正正就是來自古希臘人。不過,隆河釀酒技術得以精進,最重要的伯樂倒是古羅馬人。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就選址在隆河谷若干地段建造城堡和酒廠酒窖,同時改良利用陶土酒缸設計方便存酒,又以隆河運送酒品,然後擴大該區葡萄酒生產與貿易,只是後來羅馬帝國滅亡,使隆河谷酒業發展暫停數百個寒暑。
 
到了十四世紀,隆河的城鎮阿維翁(Avignon)成為教廷基地,這裡的產酒命運開始逆轉。從1309至1377年,共有七位羅馬教皇住在阿維翁。阿維翁古蹟處處,被視為藝術都市,建築物洋溢著濃濃的宗教歷史,其古城在1995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據說教皇主要飲用布爾岡(Bourgogne,即Burgundy布根地)葡萄酒,於阿維翁成為教廷期間,教皇決定投放大量資源改良附近一帶葡萄園環境及釀酒技術,隆河酒質變得更加優秀,名氣和聲譽也同時得到提升。
 
後來蚜蟲入侵法國,隆河葡萄酒業陷入低潮,直到數十年前,再次重現光芒,近年酒質更見卓越。
 
文、圖:Rebecca Leung梁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