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然酒越來越風行,市面上會看到有些酒標上標明“Unfiltered”(未過濾)。這種酒和我們常見的酒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呢?是否寫著“Unfiltered”(未過濾)的酒就會有很多渣?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般葡萄酒在裝瓶前,會經過Clarification (澄清) 的程序。因為由葡萄汁變成的酒液本來就是混濁的,透過澄清過程變得晶瑩剔透之餘,也讓酒液元素如顏色和清澈度更加穩定,方便擺放售賣。澄清主要分為兩個步驟,一個是Fining(加入澄清),另一個就是Filtration(過濾);一般情況下,釀酒師會先進行前者,再把酒液濾清。Fining是用膨潤土(Bentonite)、明膠(Gelatin)以及蛋清(在舊時甚至會用到牛血、魚鰾等)物質加入葡萄酒中,將葡萄酒中細小的雜質聚集起來,形成大的顆粒,沉澱在酒的底部,然後除去,使葡萄酒變得清澈。而Filtering則是用過濾膜來去除酒中的酵母、細菌等物質,讓葡萄酒變得更加穩定。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Clarification (澄清) 過程能夠提升葡萄酒的外觀漂亮和穩定性,那為什麼釀酒師們還要選擇釀造未過濾的葡萄酒呢?其實一開始葡萄酒誕生時都是渾濁的,直到近幾十年,人們才對葡萄酒進行過濾。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於健康自然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有機酒和自然酒也是大勢所趨。一些釀酒師認為,過濾會人為的破壞一款葡萄酒的品質,因為它除去的不僅僅是酒中的雜質,更過濾掉了葡萄酒的“個性”。

 

有個有趣的小故事:位於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Friuli-Venezia Giulia)產區的格拉夫內酒莊(Gravner Winery), 其莊主約思科·格拉夫內(Josko Gravner)在大病初愈後,喝了自家釀的經過濾葡萄酒之後,他又重歸病榻,感覺好像自己的身體無法吸收這種酒。然而,這種情況在他喝了未過濾葡萄酒之後卻沒有發生,因此他認為過濾是一種不自然的處理方式,會剝離掉葡萄酒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而2012年,在羅馬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格拉夫內曾這麼表述他對過濾的觀點:“我認為葡萄酒中必須含有三種成分:細菌、酵母和酶,而我們在過濾時濾掉的恰恰就是這三種成分。”

 

從葡萄酒的發展歷史來看,一瓶好的葡萄酒,並不是一成不變,時光會賦予每個階段不同的變化。而釀造一款未過濾(Unfiltered)的葡萄酒,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除了對葡萄原料品質更高的要求,對釀酒的流程、設備以及對釀酒師的技術和耐心也有更高的要求。因為不過濾,不去除酵母,所以葡萄原料必須乾淨、健康,沒有壞果和爛果,這樣壓榨出來釀酒的果汁才會避免受到黴菌的污染;其次,發酵和陳釀時要採用小容器,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發酵溫度和發酵程度,另外也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就算其中一罐中的酒液變壞了,也不會影響其他罐。未過濾酒雖然跳過過濾的步驟,但是這並不表示未過濾的酒就會渾濁不堪。耐心的等酒的原液裏面的大顆粒物質由於重力影響自動沉澱在容器底部之後,然後再抽取上層的清液,將酒渣分離。

 

從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看出,釀造一款未過濾的葡萄酒,需要面臨很大的風險,並付出更多的成本和時間。一般未過濾葡萄酒的產量都非常的少。而且絕大部分的未過濾葡萄酒都擁有著鮮明的“個性”,香氣馥鬱,口感醇厚,帶著葡萄自身的特色和產區特有的風土。崇尚自然,想要體驗更多風土的酒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想要體驗未過濾酒的酒友們,可以點撃看看🔍

 

I088 – La Maliosa Saturina Bianco 2018 (Orange Wine)

 

 

I089- La Maliosa Uni 2018 (Orange 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