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尾酒中有氣泡不是新鮮事,不少雞尾酒都混有含氣泡成份的材料例如梳打水(soda water)、通力水(tonic water)或有氣礦泉水(sparkling mineral water)等,飲用時酒味與氣泡在味蕾上合力舞動,即使沒有奇跡,卻會令飲者感覺清爽舒暢。所謂氣泡,說穿了其實就是水溶性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喝在口中除了可以增加口感享受外,也有助外觀,是調酒藝術十分著重的元素。上述水類以外,氣泡酒也是極受歡迎的雞尾酒材料;最近天氣火辣辣,遇上疫情,不妨考慮在家自己調製幾杯給自己解解渴,增添情趣!
 
混有氣泡酒的雞尾酒在酒吧中其實十分常見,尤其在炎炎夏日,這類冰涼清爽型的氣泡雞尾酒特別多捧場客。以下兩款都是頗有歷史且容易調製的氣泡雞尾酒:
 
1.     Bellini
Bellini可謂是最著名的氣泡雞尾酒之一,其名字容易唸,不難記,常見於時尚餐廳的brunch和晚餐前happy hour桌上。一杯Bellini的基本材料包括四安士Prosecco氣泡酒和約兩安士蜜桃蓉(一開四片蜜桃、幾粒方形冰塊、一茶匙鮮檸檬汁、半湯匙糖,將所有材料放在攪拌器內攪勻至油滑狀),混合酒和果蓉,加上一片蜜桃做裝飾用便完成。如有需要可用篩隔去果渣,並依喜好加糖或加檸檬汁調味。假如覺得製作蜜桃蓉耗時,可用蜜桃汁代替之。傳統Bellini杯都是香檳長型flute。
 
Bellini於1948年意大利威尼斯一家叫Harry’s Bar的酒吧內一位調酒師Giuseppe Cipriani創作出來,並以文藝復興藝術家Giovanni Bellini的姓氏命名,Cipriani覺得雞尾酒的顏色與Bellini的畫作常用色調不謀而合,故此酒被冠以畫家之名。最初的Bellini用的氣泡酒都是Prosecco,但隨著雞尾酒在世界各地愈來愈普及,逐漸多了酒吧使用法國香檳(Champagne)代替Prosecco。因此雞尾酒流行已久,坊間有形形色色的微調版本,但風味仍是以清爽果香為主調。
 
2.     Black Velvet
相比充滿活潑果味的Bellini,這一款Black Velvet雞尾酒絕對是走型格路線。酒的black來自黑麥啤酒stout,做法是一半氣泡酒加一半黑麥啤酒,傳統選擇是香檳加Guinness Stout。看卡士,一個高貴,一個粗獷,好像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酒品集合在一起,有點奇怪?這款有如此神秘韻味名字的黑絲絨酒包含意義和味道卻甚具深度,實物亦散發多元味道。Black Velvet來自英國倫敦,於1861年由當地Brook’s Club一名調酒師創造,用意是為悼念維多利亞女王皇夫亞厘畢親王離世。亞厘畢親王在世時對勞動階層尤其關心,調酒師於是把象徵著藍領的黑麥啤酒混合代表上流貴族的香檳,向剛逝世的親王致敬,極有意思。
 
製作Black Velvet非常簡單,可以先把香檳倒進香檳杯中達一半,再緩緩加入黑啤到杯緣,不需加冰,所以兩種酒必須事先冰鎮才適合飲用。倒酒手法好的話,完成後可欣賞到酒液隱約分成三層,從上而下是泡沫、黑啤、香檳,可是這個技巧不好拿捏,我也尚未成功!雖然傳統的份量是兩種酒各佔一半,不過飲者可依自己口味偏好加減其中一種酒;有人喜歡攪勻再喝,亦有酒客選擇直接飲用。Black Velvet酒如其名,泡沫細滑如絨,輕盈花果混合麥香咖啡味,渾身都是獨特氣場。
 
文、圖:梁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