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Dalmore(大摩)這個品牌,很多人不單單傾心於它的口味,更多地,對瓶身上的鹿角情有獨鍾,關於這個鹿角標誌,背後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Dalmore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63年,就在這一年,麥克肯齊氏族首領拯救了蘇格蘭國王的性命,這幅畫就定格在那驚險的拯救一刻。
麥肯錫 (Mackenzie)家族在1867年收購了Dalmore(大摩)酒廠。自此,每瓶Dalmore(大摩)單一麥芽威士忌都得以將“12叉鹿角的鹿首”的皇室徽章作為品牌圖騰,來紀念這位先人。這也傳達了Dalmore(大摩)“勇敢、不凡”的品牌象徵,這份傳奇的歷史,直至今日,依然不滅,閃耀。
酒廠歷史:
1839年 - Alexander Matheson創建Dalmore酒廠。開啟了這家酒廠穩固的一生。一開始Matheson與的Jardine Matheson貿易公司成為合作夥伴,由東印度公司租賃接管,當時該公司控制著向中國的出口的鴉片貿易。
1878年 - Mackenzie家族獲得租約。
1891年 - Kenneth Matheson以14,500英鎊把酒廠出售給Mackenzie兄弟。
1917年 - 皇家海軍(Royal Navy)徵用,用於製造美國地雷。酒廠被英國皇家海軍徵用製作水雷而停產。盟軍在蘇格蘭和挪威之間播下了250英里寬的雷場,以阻止德國的U型艇。這個雷區是在1918年由美國和英國的船隻在五個月內種下的,共72,000多枚。
1920年 - 皇家海軍離開時,酒廠損毀殆盡,直到1922年才再次恢復生產。
1960年 - 酒廠與Whyte & Mackay合併。
1966年 - 蒸餾器增加到8個。
1982年 - 酒廠放棄使用薩拉丁箱Saladin box(箱式發麥)。
1990年 - American Brands收購Whyte & Mackay。
1996年 - Whyte & Mackay改名為JBB(Greanter Europe)。
2001年 - JBB短時間改名為Kynadal Spirits,而後又重新命名為Whyte & Mackay。
2007年 - 印度的United Spirits收購Whyte & Mackay。
2012年 - 大摩星宿星璨(Constellation Collection)發佈,訪客中心升級。
2014年 - Whyte & Mackay被菲律賓華人Andrew的皇室集團Emperador收購。
天時、地利、人和
大摩釀酒廠成立於1839年,酒廠位於蘇格蘭高地產區的阿爾尼斯(Alness),阿爾尼斯河(River Alness)從大摩酒廠所在的村子橫穿而過,酒廠用來釀造威士忌的水源就來自於這條河,河水來自北部高地的LOCH MORIE,給予了DALMORE威士忌 更多平滑的花香。大麥來自酒廠不遠處的Ross—shire,由黑島豐富的沿海肥沃土壤養成,為大麥提供了熟成的生長環境。
寒冷的氣候、柔軟的水質、帶泥炭味的發芽大麥及海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大蒸餾器,以及產自西班牙的Matusalem雪麗酒橡木桶和被譽為“神之鼻”的天才首席釀酒師,使大摩釀酒廠持續產出高品質的頂級單一麥芽威士忌,被公認為“液體黃金”的釀造者。
怪異的蒸餾方式
Dalmore的蒸餾器是蘇格蘭高地區最古老的,其中最古老的一組開始於1874年,大摩酒廠有四個蒸餾器頂端是平坦的,有別於一般有如同天鵝脖子的蒸餾器,這樣的蒸餾器讓酒更厚實、特質更明顯;
另外四個蒸餾器在它們的頸部擁有獨特的水氣環繞裝置,讓銅制的蒸餾器可以持續的冷卻,以製造更純淨的威士忌。
更具特色的是,為了原酒豐富的層次,Dalmore的四組蒸餾器中,其中的一組容量為其它三組的兩倍大,透過這個蒸餾器所蒸餾出來的酒擁有不同的特質,具有柑橘及辛香料的氣味;而較小的蒸餾器則有濃郁的蘋果及些許的洋梨味。將這些不同蒸餾器所蒸餾出來的酒混合,會產生出與眾不同、多層次且平衡的威士忌。
目前DALMORE酒廠的年產量大概在420萬升左右。酒廠擁有的4支酒汁蒸餾器以及4支烈酒蒸餾器,每個蒸餾器又具有兩種不同的生產能力,其中兩個酒汁蒸餾器的容量16500升,另外兩個酒汁蒸餾器的容量為8250升。而在烈酒蒸餾器兩支的容量為11000升,兩支容量為7300升。酒廠的新酒NEW-MAKE STRENGTH酒精度為69-72%,FILLING STRENGTH 63.5%
從1839年成立到1982年,DALMORE一直使用自己的麥芽來製作威士忌,1956年,酒廠用 Saladin Box取代了地板麥芽。SALADIN BOX(以發明者查理斯·薩拉丁的名字命名)是一個大而平的裝置,它可以機械地將正在發芽的大麥翻轉到裡面,並讓空氣通過大麥,起到降溫的作用。用機械設備取代人工翻動,提高產量節約成本。DALMORE很少使用泥炭麥芽來獲得獨特的煙熏味。1982年,這家釀酒廠退出了自己的麥芽生產流程,轉而選擇從工業化經銷商處採購麥芽。
“神之鼻”大師
大摩首席蒸餾師理查·派特森(Richard Paterson)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威士忌大師,加盟大摩已經61年,入選了IWC年度最佳品牌大使、《威士忌雜誌》名人堂,在2015年更是榮獲WSET終身成就獎。
人稱“神之鼻”,靠自己的鼻子,就可以複製100年前的威士忌。他堅持從世界上最好的酒窖和葡萄酒廠手工挑選稀有木桶,以使精心釀造的酒體熟化,這是大摩打造極品威士卡的核心要素。
酒廠在用桶工藝上也是極致地講究。大摩的標誌風格來自百年前與雪梨酒廠Gonzalez Byass的合作,獨家取得罕見30年Matusalem Oloroso雪梨酒桶為其桶陳;更甚者是酒廠搜羅全球的珍稀酒桶,包括波爾多頂級酒莊的葡萄酒桶、葡萄牙的年份波特桶和西西里島的馬撒拉桶等,以複雜的轉桶工藝來創造威士忌豐富的層次。
經他調製的威士忌,都在傳承大摩優質風格的同時,有著大膽亮眼的創意,由於他在威士忌釀造中的巨大貢獻,已身躋全球威士忌名人堂之列。
DALMORE的倉庫有點像朝聖之地,存放著世界上最古老的威士忌存貨。酒廠的場地上有九個倉庫,其中很多都是多層擺放的倉庫,這意味著整個場地的倉庫容量高達65000桶。酒廠使用各種類型的木桶,儘管主要是美國白橡木波本桶。
金牌收割機
世界知名威士忌大師戴夫·布魯(Dave Broom)所著的《世界威士忌地圖》中,稱大摩是蘇格蘭高地最具代表性的酒廠之一,並讚道:“大摩的飽滿和厚重,令人陶醉,莓果般的醇香令人難以忘懷”。
作為一位專業“金牌收割機”,在2019年的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IWSC)上,大摩單一麥芽威士忌再次大放異彩,總共贏了四枚傑出金牌和三枚金牌。同時,在國際烈酒大賽(ISC)上,三款達摩威士忌也榮獲雙金牌獎。其中,大摩15年和35年更是獲得了接近滿分的98分!
DALMORE一直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之一,而且常年保持著在拍賣行中的高拍價格記錄。甚至有一段時間都是最貴的威士忌。在過去20年中,特別1990年代和新千年2000年代,大摩酒廠先後推出了兩款很有特點酒款,分別是DALMORE MACKENZIE 1992和DALMORE CASTLE LEOD,不僅僅擴充了大摩的酒品行列,更加擴大了市場,在2010年,DALMORE TRINITAS 64年,是第一款售價超過10萬英鎊的單一麥芽威士卡。而且只有三瓶。
提起IWSC得獎,以下丹麥有機烈酒廠也是獲獎無數,請不要錯過
對更多蘇格蘭威士忌酒廠有興趣? 請即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