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全單滿6支送貨|風土系酒款全單滿3支送貨
🆕新酒頻繁更新|🈹多個酒款特價發售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列級莊副牌 Second Label en 1855 Medoc
列級莊副牌 Second Label en 1855 Medoc 波爾多列級莊
在1855年分級出來以後,名莊出來的酒備受推崇,名氣也日益見長。而名莊在葡萄挑選使用及其嚴格,經常會剩餘大量略有瑕疵的葡萄低價賣給酒商,酒商則打著名莊葡萄釀造低質酒進行售賣。這樣一來嚴重損害了酒莊的聲譽。於是酒莊開始嘗試自己釀造這些品質稍差的葡萄做成自己的二軍或者三軍酒,慢慢的越來越多有名氣的酒莊開始釀造屬於自己副牌酒。
據傳,在18世紀便有酒莊為自己的葡萄酒劃分等級,將品質稍次的歸類於“副牌酒”,但究竟是哪個酒莊開此先例難以考證。19世紀末,碧尚女爵酒莊(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將一批1874年份的“副牌酒”送到莫斯科(Moscow)參加展覽,但這些酒僅在需要用到大量樣酒的場合(如博覽會)使用,在品質和風格一貫性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副牌酒。
第一款獲波爾多官方承認的副牌酒是雄獅酒莊的侯爵園(Clos du Marquis),它誕生於1904年。4年之後,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發佈了著名的瑪歌紅亭(Pavillon Rouge),不過,副牌酒在當時並沒有名氣,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它才真正進入公眾視野。